地震,一個令大家聞風喪膽的天災。可是為什麼會地震呢?其實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
這次看了五篇關於地震的報導,其中,
第一篇是2007年7月16日,日本西北部新潟發生芮氏規模6.8的強烈地震,這個地震震裂了全世界最大的柏崎刈羽核電廠,造成放射物質外洩且引發火災。放射線物質流入海裡,造成了環境的污染。;
出處:http://e-info.org.tw/node/24455
第二篇是2007年3月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芮氏規模6.3的強烈地震。好多人傷亡,可是還好地震發生在陸地下而不是海底,所以沒有造成海嘯的危險。
出處:http://e-info.org.tw/node/20254
第三篇是2007年6月27日,印度尼古巴群島,發生芮氏規模5.9的強烈地震
這次地震發生地區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帶」,此處屬於大陸板塊碰撞地區,經常發生火山爆發和地震活動。這是一種能量的釋放,在板塊交界的地方最容易發生構造性地震。
出處:http://e-info.org.tw/node/9949
第四篇是2007年5月7日,斐濟外海發生兩起規模超過6.0的強震
經地質調查所說,第一次地震發生在上午9:11分(台灣時間7日清晨5:11分),規模6.4,震央在斐濟首都蘇瓦東南方約265公里處,地震深度687.6公里。不到1小時後,附近又發生規模6.2的地震。 地震是一波一波的,所以大地震過後,大家還是要嚴防餘震。
出處:http://e-info.org.tw/node/22231
第五篇是2007年4月2日,太平洋島鏈西部島嶼發生芮氏規模8.1強烈地震
這次的地震引發大海嘯,造成索羅門群島至少20人喪生,2000人無家可歸。我們知道,大部分的海嘯是由於海底或鄰近海床之大地震所引起,還好並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都能產生海嘯。
出處:http://e-info.org.tw/node/21212
地震也許無法預測,可是較大的餘震我們是可以避免傷亡的。地震波最先到達的P波比較微弱,其次到達的S波會帶來較大的震動與災情。其實放一盆水在平地上,密切注意水面的變化,一旦水面開始上下晃動時,就應該準備閃避餘震。因為地震波首先到達的P波還不會太強,但是接下來抵達的S波會可能造成較大的破壞。地震是種不可避免的天災,但是我們可以藉由重建以及對災民的關心將這巨大的災變傷害減到最輕。願這些人都能回到一個甜蜜的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